新聞

2019年8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亞斯理衞理小學 - 2019年8月
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學 - 體驗式學習,發掘個人潛能
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學以「做最好的 我」為教育核心理念,林德育校長相信每個學生都有長處,毋須與他人比較。學校透過推行體驗式活動教 學、統整課程和提升教學能量,豐富學生學習經歷, 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。 生涯規劃 加強學習動機 要成為最好的自己,首先要擴展能力。學校舉辦「亞小職業特工」, 聯絡區內幼稚園、麵包店和中學小賣部等,為學生尋找工作機會,讓他們 提早了解社會不同工作實況,開展對職業的視野,找出興趣範圍,繼而訂 下目標,增強學習動力。學生需要填寫履歷表,檢視長處和興趣,並按喜 好選擇工作。老師扮演老闆,跟學生進行與真實職場無異的小組面試,同學需要運用應對技巧,表現自己。面試成功後,學生被安排到不同地方工作,回來後與同學 交流當中經歷,互相學習。 活動讓學生提早進行生涯規劃,了解自己的性格、價值觀和態度等,激發他們思考將來,尋找求學動機。林校長表示,多元化學習活動能照顧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學生,讓他們發揮潛能,建立自信,對學習有正面影響。 體驗式學習 尋找學習意義 日常課堂多是單向教學,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,學校在常識科推行「做中學」(Learning by Doing)統整課程,透過遊戲、閱讀及實地考察等學習方法,培養 學生的溝通、解難和創意能力。學校添置多張四方桌,讓 同學利用常識課時間,每四人一組到雨天操場吃飯,提升他們的溝通及社交技能。另外又帶學生到附近公園視察,讓他們設計理想中的公園,把藝術元素滲入教育,提供多元且豐富的課程。 林校長重視學生擁有課本以外的知識,所以舉辦「全 方位學習週」,安排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,例如 參觀機電工程署和香港鐵路博物館等,帶他們走出課室, 拓展視野。學生透過體驗式學習活動,發掘個人亮點和強 項,尋找學習的真正意義。 正向教育 重新定義失敗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學校重視正向教育,連續兩年 舉辦失敗週,教導學生面對失敗,提升抗逆力。活動分多個階段進行,首先以電影作為教學工具,全校師生分級進入校內電影院,觀賞與失敗有關的電影,再討論當中情節,反思及重新定義成功與失敗。第二階段是師生一同分享失敗經 歷,交流感受和處理方法,互相學習。第三階段讓學生嘗試不同程度的挑戰活動,學會接受失敗,克服困難。 失敗週的體驗式學習挑戰,令學生由懼怕說出失敗,變成懂得正面面對, 找出自身價值和優點,加以發揮。林校長指未來會繼續舉辦失敗週,助學生培養積極的成長思維,讓他們可以茁壯成長。 校本多元計劃 提升教學能量 為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,學校未來三年將推行「校本多元」管理計劃,發展學習多樣性。計劃有三大方向,第一個為「展析多元」,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,收集學生 資料,例如性格和興趣等,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校本數據平 台,支援教與學工作。第二是應用「適異教學法」,建立 優質教學示例資料庫,按學生能力來調節教學方法,再透 過「協進協作」,把學習支援者帶入課室,協助老師教學, 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效能。